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

来源:人气:855更新:2023-12-28 05:30:03

今年,接连发生孩童走失事件不久前,上海女童沙滩走失,牵动了全网的心。最近又发生了相似的广西女童沙滩失踪案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-电影解析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-电影解析大家发现没?每次事情曝光后,父母都会成为众矢之的。一言一行都被放大检阅。甚至会被怀疑是演技精湛」的幕后真凶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-电影解析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-电影解析巧的是,一部新出的电影,拍出了相似的故事。孩子失踪后,父母报案却谎话连篇,背后真相不简单……除了吸睛的故事,影片本身也是公认的佳作。豆瓣8分,摘得北影节「天坛奖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。评论区齐刷刷的五星。甚至有人盛赞,「这部电影可以用伟大来形容。」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4-电影解析这么夸张?今天就和香玉一起来验验货——《惩罚》El Castigo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5-电影解析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6-电影解析上海女童失踪案被曝光后,舆论几度反转。因为孩子父母言行的疑点,出现了各种阴谋论。很多人质疑父亲说谎、情绪不够焦急……怀疑另有隐情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7-电影解析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极为相似的故事。一天,警方接到报案。高速公路旁的森林里,一个7岁男童失踪了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8-电影解析母亲讲述了当时的情景。一家人驾车经过附近时,孩子想小便。他们便将车停在路边,看着孩子进了森林。但,一晃神的功夫,孩子竟然消失了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9-电影解析警方立即组织力量深入森林展开搜索。还派出直升机和警犬增援。一名警察留在原地负责与搜索队、孩子父母及时联络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0-电影解析没想到,留在原地的警察,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劲她注意到,路上有不寻常的车轮印。按男童父母的说法,他们只停了一次车。但地上的痕迹显示出,汽车停过两次,第一次还是急停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1-电影解析追问之下得知,这对父母说谎了孩子并不是上厕所时迷路走失的。真实原因居然是父母为了惩罚不听话的孩子,故意将他丢在原地,开车离开事后他们自己还找了很久,未果,才选择报警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2-电影解析警察极为震惊,这父母心可真大啊。毕竟,这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。现在天色已晚,森林能见度低,搜索难度不小。气温也大幅度下降,而孩子只穿着一件T恤。这一带森林,不时还有狮子等猛兽出没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3-电影解析父母拖延报警时间,提供错误信息,都在雪上加霜。事已至此,最让人不解的是——在找不到孩子的紧张关头,母亲居然说,她内心有一个声音,不希望孩子被找到她还说,孩子也有第六感,孩子是感应到她的想法,故意离开的。这一切都让人忍不住怀疑,这恐怕不是一件单纯的失踪案……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4-电影解析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5-电影解析难道是无良父母故意丢弃孩子的吗?本片中,事实并非如此。当时的情况是,开车赶路时,孩子要求停车去森林里拍照。父母不断向他解释,公路上不能停车。但孩子没听进去,不断发脾气,厉声尖叫。父母耐着性子讲道理也没用,孩子挣脱出安全座椅,冲到主驾,挡住母亲开车的视线,逼迫她停车。情况危急,母亲立马急刹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6-电影解析所幸并没有出事,但母亲后怕不已。她想到刚才三个人差点没命,又想到儿子以后还会做出类似可怕的事。便下了车,将孩子赶了下去。原本只想借机小小惩罚,给他上一课。但没想到,仅2分钟的时间,再折返回去,就找不到人了。他们事后也都无比悔恨,在森林中疯狂大喊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7-电影解析母亲面对警察,不敢说出真相。她担心,别人会误解她虐待孩子,是不称职的母亲。她还怕警察因此转移重点,将重点放在调查自己,而不是找孩子上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8-电影解析更重要的是,一开始母亲坚信,孩子没有走远,很快就会回来。她不相信平时聪明的儿子不理解他们的用意,也不相信2分钟时间一个人能彻底消失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母亲也感到恐惧,也为孩子的消失崩溃、抓狂。只不过事情正如她之前所预料的,搜救没多久,孩子就出现了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19-电影解析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0-电影解析不难发现,影片拍摄极简化。所有情节都发生在父母、警察的对话中。海报上的森林、公路和两辆车已经是全部的背景。两位主演以开合有度的演技,撑起了一个简单却可信的故事。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,不仅因为牵动人心的孩童失踪案。更因为它触及了表象之下的社会问题——母职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1-电影解析现实中,母亲常与伟大、牺牲等大词挂钩。很多影视作品都给母亲贴上了「为母则刚」的标签。像《拯救嫌疑人》《一个母亲的复仇》都在试图让我们看到,一个母亲可以为孩子做到什么地步。母亲成为神圣的天职,象征无坚不摧的力量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2-电影解析但这部电影却大胆地将母职视为一种「惩罚片中,女主有严重的母职焦虑,被困在「母亲」这一身份中。最初育儿受挫,烦躁于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。后来对家人、警察撒谎,唯恐被别人误解她不是一个好母亲。到最后坦言,她不想成为一个母亲。她意识到,不是自己在惩罚孩子,而是自己在遭受母职惩罚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3-电影解析女主在和丈夫争吵的过程中,回溯了自己如何成为一个母亲的过程,这也正是一点点被剥夺主体意志的过程。因为对丈夫的爱,她选择生下孩子。为了成为主流期待中的「好妈妈」,她主动放弃工作,成为家庭主妇,困在无尽的家务事中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4-电影解析长期对自我的压抑和忽视,竟使得孩子失踪后,她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可怕的想法——果孩子真的彻底消失,她可以不做母亲了,她终于可以关心自己的欲求了。她听过很多母亲抱怨育儿,但最后又都说不后悔生育。可她不同,孩子只让她感觉空虚。「他的需求如此之大,以至于我忘记了我自己。我甚至不再有欲望。对任何事情,当你不再有欲望时,就好像你已经不存在了。」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5-电影解析但女主并非不爱孩子,她所厌弃的,仅仅是母亲这一身份。电影指出了母职一词背后,被遮蔽的性别差异现实中一直存在一种悖论。一面神化、抬高母亲形象,一面又默认父母之爱同样伟大无私。像《误杀》《拯救嫌疑人》中,父亲为了孩子所做出的的牺牲,好像和母亲没有任何区别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6-电影解析但这部电影中不同。表面上,孩子失踪,父母都一样着急,拼了命找孩子。父亲焦急地在森林里穿行,还不小心划伤了手臂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7-电影解析但他们的言谈之中,又透露出明显的分别。父亲单纯考虑找到孩子这回事,还责怪母亲不该这么严厉惩罚。母亲的顾虑更重,除了孩子失踪外,她还忧心于育儿陷入了僵局。她本想惩罚孩子,却反而被惩罚。她不知道如何管教一个孩子,如何继续做一个母亲。甚至开始思考她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母亲,以及,她能不能放弃成为一个母亲……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8-电影解析很明显,父亲和母亲在育儿上的付出程度是不同的。丈夫在外赚钱养家,母亲负责养育、管教孩子。虽然父亲也会抽空陪他,但基本都是笑呵呵地带他玩乐。7年来,丈夫只陪孩子去过两次医院,但他依然是公认的好父亲。这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常见。人们默认父母角色同等伟大,正是因为认可着「男主外,女主内」的传统分工模式,认为丈夫在外赚钱也是在为家庭付出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29-电影解析但问题恰恰隐藏其中。不难发现,这种婚育观念给了父亲双重好处。父亲在外工作,获得社会价值的同时,又得到了父职肯定。母亲则完全相反,她受到的是身体、职场、自我的多重损伤。然而,社会对「母职」的讴歌又将这些牺牲合理化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0-电影解析在上海沙滩女童失踪事件中,虽然是父亲的大意酿造了悲剧。但很多人却指责妈妈,「怎么能放心将孩子交给父亲去带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1-电影解析母亲育儿不力,会遭到无孔不入的审判。但「父亲带娃」则被轻描淡写,甚至被娱乐化看待,一度成为搞笑视频的风口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2-电影解析整部电影,宛如母职惩罚的寓言。当一个母亲不想成为母亲时,她发现她无路可走。电影结尾,孩子找到了。女主又回到了「母亲的外壳中,努力收起复杂情绪,欣慰地看着一切。本该皆大欢喜的场面,却又透出无限的悲哀。四周的森林如此深邃,但镜头环绕女主一圈,她的世界被困在了原地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3-电影解析影片引发如此大的共鸣,因为它完全呼应了当下的女性困境。近年来,我国生育率频创新低,女性生育意愿尤其低迷。女明星结婚、生子也都不被看好。最近,生育率全球倒数的韩国,为鼓励生育,出台高额补贴政策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4-电影解析但显然,单纯经济刺激,并不能改变根本问题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5-电影解析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6-电影解析本质上因为,母职的传统意涵与现代女性意识的强烈冲突。《成为母亲的选择》一书中说:「如果妈妈只能被装在画框里,或者藏在面具后面,那么我们都不会知道关于母亲的更完整的故事。」像这部电影一样,共情母亲的真正处境,思考如何帮助她们走出自我牺牲的母职困境。这,才是题中应有之义。别捧杀,请让她走下神坛配图37-电影解析全文完。如果觉得不错,就随手点个「赞」和「在看」吧。

本文属于乌鸦电影原创,禁止抄袭!

m.meimeibaibai.com 版权所有 联系telegram:123456@test.cn

Copyrighvisible-xst © 2020-2022

RSS订阅 - 百度蜘蛛 - 谷歌地图 - 神马爬虫 - 搜狗蜘蛛 - 奇虎地图 - 必应爬虫